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資訊網_2021年度專區_故事作品列表

故事作品標題

 

是的,我來自台灣

志向世界廣宣

forward 回列表

.服務國家 / 地點: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

.作者姓名 / 團隊名稱: 呂宜珮

.學校 / 組織名稱: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

.作品說明:

在派駐聖文森國(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)擔任志工之前,我曾到訪過歐洲與亞洲數國,從來沒有被陌生人第一句話就詢問:「妳來自臺灣嗎?」,我相信這不唯獨是我的經驗,也是許多臺灣人出國時的經驗。聖文森國位於東加勒比海與臺灣正好在地球的對面,時差整整十二小時,通常需要經歷三天的飛行與轉機才能抵達。在這麼遙遠的島國,竟然有那麼高比例的人民耳聞過臺灣,並能說出和臺灣的連結;甚至,我還遇過一位將自己女兒取名為臺灣的母親,這恐怕是許多臺灣人不能想像的事。
臺灣與聖文森國建交40年造橋鋪路、協助當地建設硬體建築外,更挹注了資金與計畫協助聖文森國改善醫療衛生、農業技術與培育人才,許多建物至今仍然刻著、掛著臺灣的國旗象徵兩國的友誼。這40年來更有許多專家、技術人員與志工貢獻自己的專業與努力,協助聖文森國提升經濟與公共衛生條件。或許來來去去,或許所貢獻的努力與心血無法在離去的當下,看到顯著的成果是一件讓人很灰心的事。但我在市場裡與當地人相談於臺灣的這段故事,或許回過頭來看,我們仍然累積了些什麼,也留下了些什麼。
市場裡菜販阿姨告訴我:「受惠於臺灣執行的計畫,我非常的感激」,並告訴我:「以後找她買菜都幫我打折」。她真誠的眼神讓我非常的感動,其實我並沒有幫助過她,而是曾經在這裡工作過的臺灣前輩們幫助過她,而我受惠於這樣的美好緣分,也有幸感受到了這段情誼。每個人都留下了一點,40年後回頭再看,或許我們留下的是很多;來來去去的每個人或許無法被記住名字,但40年來我們都被記得是臺灣人,而且記得是臺灣人幫助過他們。
「是的,我來自臺灣」這句話是肯定,也是我對於來自臺灣的驕傲。

「妳是從臺灣來的嗎?」

這裡是聖文森國首都最大的菜市場Central Market,清晨六點市場裡已人聲鼎沸,此時我正站在菜攤前雙眼緊盯著分裝好的秋葵與菜豆,這是我準備購買的 晚餐食材。對於已經住在這個鮮少亞洲人島國一年多的我而言,這個問題我已經被太多人問過,也答覆到麻痺了,所以並沒有認真地抬眼回覆,只是邊挑著菜邊回了句:「是的,我來自臺灣。」

「那妳認識之前有到過中央醫院的 Mr. Fan 嗎?請幫我跟他問好,好嗎?受惠於臺灣執行的計畫,我非常的感激。」她說。我抬起眼來,正好對上她的眼睛,是一位慈祥的婦人,臉上與多數的當地人一樣總是散發著知足常樂的笑容,不一樣的是她眼神裡帶著的感激之情。

Hey, Fan,如果你能自己聽到這段話就好了,我想,因為他才剛被調回臺灣。其實對於派駐國外的我們,不論是派來執行計畫工作的還是單純的志工,即使已經執行了數千小時的服務時數, 最容易有的疑惑還是:「我們的努力真的有幫助到這個國家嗎?」。

我笑了,真是像一劑強心針般的鼓勵,並回答她:「是的,Mr. Fan是我的朋友,我一定會代為轉達 。」 並給了她一個擁抱。或許我們所做的事,微不足道也無法立竿見影,但只要我們記得世界,世界或許就不會忘了我們;還有我們共同的名字--臺灣。

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