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資訊網_熱血故事_心得分享



2024年01月25日~2024年02月04日

滿納海的承諾-敘利亞難民華語文伴學計畫



團隊名稱:TIYA 敘愛青年志工隊
學校 / 單位: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
服務國家與地點:土耳其 / 滿納海國際學校
服務類別:教育服務、文化服務、社區服務

剛抵達土耳其滿納海學校,與當地合心團隊、老師們與志工團隊合照紀念

分享者:
徐臆琁

故事一-見苦知福(家訪):在家訪時,有一個家庭主要受幫助的人,他有肌肉萎縮等疾病,所以他都只能待在家,無法去上學、工作,那天我們帶著台灣的小點心去探望他,一踏進那個小小的房間,環境不是很好,密閉的空間養了幾隻鸚鵡,我看見他坐在鋪在地上的床墊 [ 詳全文 ]


(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),全文為:上,帶著大大的笑容歡迎我們,雖然聽不太懂阿拉伯語,但可以從他的表情感受到他很歡迎我們,因為他不能去上學,都在家自學,他後來念了一段古蘭經的經文,那一刻,我覺得很感動,可能一開始從什麼都看不懂文字的人,為了讀懂古蘭經而努力學習。他說他很感謝慈濟的幫忙,我還看見旁邊有一條慈濟的毛毯,很開心看到我們去關心他。而我看到他即使生活貧困,他仍帶著樂觀的心想努力生活下去,同時我在反思自己,生活在這麼優渥的環境中,卻時常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夠好,現在擁有的這些還不夠滿足自己,我看到他這麼積極樂觀的態度,我覺得很感動,影響了我的想法,讓我知道我自己應該對於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與感恩。家訪應該是我們去關懷他們,帶給他們快樂與幫助,反之,透過家訪,我才是收穫最多的那個人。故事二-教學過程:在教學過程中,我發現學生都很認真學習,他們把握每次學習的機會,只要聽不懂會用英文跟我說他聽不懂,請我再說一次。有一堂課,我去教女生班,那天是我第一次帶女生班,因為線上伴學我的學生都是男生,所以我不認識女學生,我想說在一開始要先自我介紹,順便認識大家,介紹完自己的名字後,每一位學生開始看手冊我的名字在哪裡,我在哪一頁,同時,我下去問每一位學生的名字,問到有一位學生,她說,老師,我以前是你的學生,我才想起來,她是我第一、二次伴學的學生,我有點愧疚,我沒能把每位教過的學生名字都記起來,從沒想過,只上過兩堂的課學生會記得我的名字,中間隔了將近一年,我們終究在滿納海相認。

家訪的合影。大學伴-何瀚博(左一);當地志工/翻譯員:大學伴-徐臆琁(右三);傑內德(右一)

家訪的合影。大學伴-何瀚博(左一);當地志工/翻譯員:大學伴-徐臆琁(右三);傑內德(右一)

學生們舉辦畫展,呈現一學期的成果。這是學生的美術展覽,胡大哥說八年前他們畫出來的是坦克車、血雨,沒有夢想, 如今終於能夠有不同的色彩。

學生們舉辦畫展,呈現一學期的成果。這是學生的美術展覽,胡大哥說八年前他們畫出來的是坦克車、血雨,沒有夢想, 如今終於能夠有不同的色彩。

分享者:
饒芷寧

在土耳其這段時間,我們除了陪伴滿納海學校的學生,也走入當地敘利亞難民的家庭,實際了解他們生活的困境。其實在出訪土耳其前,就已經看過許多新聞上敘利亞難民的相關報導,然而到了當地,我才知道我看到的是冰山一角。有些案家的處境真的是我難以想像的,可 [ 詳全文 ]


(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),全文為: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臉上仍洋溢著溫暖的笑容,他們相信生活上所遭遇的一切,都是阿拉給的考驗。而在第一天家訪時,我聽著他們的人生故事就不禁流下淚水,這樣的淚水除了是同情更是愧疚,我身處於幸福的台灣,卻還會因生活瑣事抱怨著生活。然而對於這些難民,我的瑣事根本不足一提,他們娓娓道來逃亡的不易,用著很輕柔的語氣,可是內容會讓人喘不過氣,在狹小的空間裡我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沈重。因為戰爭被迫逃亡到土耳其,而逐漸上漲的物價、房租,無疑是一次次打擊他們的信心,若本身就已經有疾病,在當地為了看一次醫生,可能就要先搭計程車,再來是火車、公車,車程十分遙遠,讓我更感動的是,即使路程是這麼耗時,慈濟也會派志工陪同家屬一起去看病。很多案家都會十分感謝慈濟基金會所做的一切,每每講到這時,很多家庭都不禁潸然淚下,我也不禁佩服慈濟所做的一切,是何等無私的愛。有些案家經濟條件就已經不是很好,但他們也還是會努力存下一點錢,為了能在發放日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,慈濟在幫助這些案家的同時,接受幫助的人並不會視一切為理所當然,也會想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。這樣的精神讓我十分感動,也不禁反思我常常會有很多物質的追求,但這些無謂的追求是不是可以拿去幫助別人呢?這幾天的中文教學對我來說收穫良多,看到孩子們能自信唸出課本上的生詞,主動求知,每次他們舉手發言時,眼睛閃爍的光芒是我在台灣前所未見的,或許是能實際與孩子相處,我們不再隔著螢幕,讓我覺得這段時間都很珍貴。即使有時我和學生們語言不通,透過真誠的笑容、誇張的肢體語言,我相信我們已經創造許多美好的回憶了。上課時,我最喜歡他們搶著舉手回答問題的模樣,有時候如果沒點他們回答問題,他們失望的表情都讓我感到有點愧疚,不過新的問題一出現,他們又會馬上舉手。在出團服務前,我自己曾對未來人生方向感到迷惘,我不確定未來是否要投身教育界,每次的備課、教學都讓我一次次的懷疑自己。然而來到土耳其後,我覺得我好像找到教育的初心了,我喜歡教書帶給我的成就感,也喜歡學生和我的互動,之前覺得辛苦的部分好像都不值得一提。就算最後一天我的喉嚨早已沙啞,身體也不太舒服,但我仍認為這趟土耳其國際志工服務,是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,也學習到什麼是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希望未來我能帶著這份感恩的心,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,如靜思語所說「有心就有福,有願就有力。」我會謹記這個道理,在人生路上慢慢實踐。

開營大合照,前排紅色衣服者為大學伴,後排站立者為當地志工及團隊

開營大合照,前排紅色衣服者為大學伴,後排站立者為當地志工及團隊

發放日當天,設立竹筒,讓每位都有付出的機會,也是大家都是每日辛苦存下來的愛心。捐獻之後回饋給更需要幫助的人。

發放日當天,設立竹筒,讓每位都有付出的機會,也是大家都是每日辛苦存下來的愛心。捐獻之後回饋給更需要幫助的人。

大學伴-饒芷寧(右,紅衣服者)正在課堂中進行教學

大學伴-饒芷寧(右,紅衣服者)正在課堂中進行教學

回頂端